Search

你或許曾經在老街上看過、吃過像薑汁湯圓的傳統米食。拜訪過客庄媽媽以後,才知她們口中的「漉湯米齊」不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你或許曾經在老街上看過、吃過像薑汁湯圓的傳統米食。拜訪過客庄媽媽以後,才知她們口中的「漉湯米齊」不完全等同我們一般認知的「牛汶水」。這兩種米食的材料都是糯米,若要分析兩者的差異,有人說漉湯米齊要先搓圓米團,在上面壓出一個凹槽;牛汶水則是隨意擠出米團,就像小顆的粢粑(麻糬)。不論是漉湯米齊或牛汶水,其實吃法是一樣的,煮好的米團泡入薑湯,在過去以農業為大宗的客庄裡,這道米食就是農忙時節田邊最常出現的慰勞點心。

這一次要介紹的是婚後從橫山移住北埔鄉水磜村的陳運妹大姐,旁人都喚她莊媽媽,甜粄、發粄、水粄、菜包等各式米食都難不倒她。莊媽媽笑說:「小時候就看著我媽媽做米食,慢慢也就學會了。我很喜歡做米食呀,下廚就還好。」雖說如此,家裡經營辦桌生意的莊媽媽既擅長做米食,也很會做料理。說到客家style的辦桌總會有象徵喜氣的筍絲蹄膀,也少不了湯圓、甜鹹油飯等米食,即使現在已經退休,但一旁的社區總幹事美玉忍不住補充道:「他們家超會做吃的!」

漉湯米齊的做法簡單,即使你不是大廚也可以輕鬆嘗試。快點入文章研究看看吧!

▍本篇文章出自《#恁香北埔》,歡迎2/27、2/28共下來北埔 鄧南光影像紀念館 參與米食市集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城市漫遊|《貢丸湯》雜誌|見域小賣店 各類型合作請來信: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